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大黄鱼脑垂体组织学与免疫组织化学
引用本文:翁幼竹,方永强,周晶,谢芳靖,刘家富.大黄鱼脑垂体组织学与免疫组织化学[J].中国水产科学,2003,10(1):1-4.
作者姓名:翁幼竹  方永强  周晶  谢芳靖  刘家富
作者单位:1. 国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福建,厦门,361005
2. 宁德地区水产技术推广站养殖场,福建,宁德,352100
基金项目:国家"八六三"资助项目(819-02-012).
摘    要:用组织学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研究不同发育时期大黄鱼(Pseudosciaena crocea)脑垂体的形态结构和各种促激素分泌细胞的分布。结果表明:(1)大黄鱼脑垂体呈“鸡心“形,由神经垂体和腺垂体组成,腺垂体可分为前外侧部(RPD)、中外侧部(PPD)和垂体中间部(PI)。(2)RPD部有3种细胞,分别为催乳激素(PRL)细胞,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细胞,促性腺激素(GtH)细胞。(3)PPD部位于腺垂体腹面,也有3种细胞,其中1种为促生长激素(GH)分泌细胞,呈嗜酸性,另2种呈嗜碱性,分别为GtH细胞与促甲状腺激素(TSH)分泌细胞。(4)垂体中间部有2种细胞,1种为促黑激素(MSH)细胞,呈嗜酸性,另1种为GtH细胞,呈嗜碱性。随性腺发育成熟,大黄鱼GtH细胞的分布从中外侧部扩展至前外侧部和中间部背面;GtH细胞胞质空泡可作为其分泌活动的标志。

关 键 词:大黄鱼  脑垂体  组织学  免疫组织化学  形态结构  促激素分泌细胞
文章编号:1005-8737(2003)01-001-04
修稿时间:2002年6月21日

Histological and immunohistochemical study on pituitary gland of large yellow croaker Pseudosciena crocea
Abstract:
Keywords:Pseudoscianena crocea  pituitary gland  histology  immunohistochemistry
本文献已被 CNKI 维普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中国水产科学》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中国水产科学》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