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糯玉米淀粉RVA黏度性状配合力与杂种优势分析
引用本文:宋旭东,章慧敏,张振良,周广飞,程玉静,石明亮,薛林,郝德荣.糯玉米淀粉RVA黏度性状配合力与杂种优势分析[J].核农学报,2023(12):2361-2369.
作者姓名:宋旭东  章慧敏  张振良  周广飞  程玉静  石明亮  薛林  郝德荣
作者单位:1. 江苏沿江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2. 江苏省现代作物生产协同创新中心
基金项目:江苏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专项资金[JATS(2022)150];
摘    要:蒸煮食味品质是评价鲜食糯玉米品种优劣的核心指标。为探究糯玉米蒸煮品质性状的配合力、杂种优势及与亲本遗传距离关系,本研究选用55个糯玉米自交系,采用NCⅡ设计组配的156个杂交组合,研究其快速黏度分析(RVA)特征谱配合力效应并结合单核苷酸多态性(SNP)标记,分析遗传距离与杂种优势、配合力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在被测自交系中,ZFF、XH55和NFHH一般配合力效应较高,利用其组配的杂交组合峰值黏度也普遍较高,说明利用这3个自交系组配杂交组合后代产生优势杂交种的潜力较大。相关性分析结果发现,SNP分子标记遗传距离与RVA黏度性状杂种优势显著相关,但相关系数普遍偏低(0.162~0.345),说明遗传距离对糯玉米杂交组合RVA黏度性状的预测具有一定的价值,但遗传距离与F1黏度性状之间的相关程度不足以准确预测杂种优势。另外,亲本的总配合力和特殊配合力与杂种优势显著相关,决定系数也较高,变幅在-0.781~0.830和-0.662~0.786。结果表明,在预测糯玉米黏度性状的杂种优势时,不能只依靠遗传距离,还应重点考虑亲本的配合力。本研究为后续优质糯玉米品种选育提供了亲本以及杂交组配的理论依据...

关 键 词:糯玉米  淀粉RVA黏度性状  杂种优势  遗传距离  配合力分析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