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精氨酸族氨基酸在猪营养与生产中的重要作用〈上篇〉
引用本文:Guoyao,Wu,Fuller,W.Bazer,Teresa,A.Davisa.精氨酸族氨基酸在猪营养与生产中的重要作用〈上篇〉[J].国外畜牧学(猪与禽),2008,28(6).
作者姓名:Guoyao  Wu  Fuller  W.Bazer  Teresa  A.Davisa
摘    要:精氨酸、谷氨酰胺、谷氨酸、脯氨酸、天冬氨酸、天冬酰胺、鸟氨酸和瓜氨酸可在大多数哺乳动物(包括猪)体内通过复杂的器官间代谢进行相互转化。小肠、肾脏和肝脏是这些氨基酸代谢的主要场所,皮质醇则是这些代谢的一个重要调控激素。由于这些氨基酸(除鸟氨酸和瓜氨酸之外)通常大量地存在于植物和动物的组织蛋白中,所以养猪生产者习惯上不大关心猪日粮中精氨酸族氨基酸的添加问题。然而,最近的研究结果表明,这些氨基酸在养分代谢和免疫应答上起着重要的调控作用,从而会影响猪的饲料利用率。精氨酸和谷氨酸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它们具有明确的功能,因此被广泛地应用于猪肉生产中。由瓜氨酸在小肠中合成减少所引起的精氨酸缺乏,是限制哺乳仔猪获得最佳生长性能的主要因素。酶学和代谢学研究结果均表明,对于7~21日龄哺乳仔猪而言,肠上皮细胞线粒体内N-乙酰谷氨酸的生物利用率低下应为通过谷氨酸和脯氨酸合成瓜氨酸受到阻碍负责:因此,无论在日粮中添加精氨酸还是口服N-胺基甲基麸胺酸(N—carbamylglutamate,N-乙酰谷氨酸的一种稳定的代谢类似物)都能提高哺乳仔猪的肌肉蛋白合成率和增重。此外,在早期断奶的仔猪日粮中添加谷氨酸已可防治其小肠萎缩,并且提高了仔猪的生长性能。值得注意的是,在妊娠30~114d的小母猪日粮中添加精氨酸,也会显著地提高产活仔数和窝初生重。大规模地使用饲料级精氨酸和谷氨酰胺为提高全球养猪生产的动物健康和养分利用率展现了广阔的前景。

关 键 词:氨基酸  生物学功能  生产性能  
本文献已被 维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