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长期施肥对砂姜黑土大孔隙形态和数量特征的影响
作者姓名:蔡太义  李玮  王志刚  张丛志  黄会娟  白玉红  张佳宝
作者单位:河南理工大学测绘与国土信息工程学院, 河南 焦作 454000;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 南京 210008;安徽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 合肥 230031;河南省科学院能源研究所有限公司, 郑州 450008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 (41671225); 河南省重大科技专项 (181100110400)
摘    要:为探明长期施肥对砂姜黑土大孔隙结构的影响,本研究选取37 a田间定位试验的5个处理:不施肥(CK)、单施化肥(NPK)、单施有机肥(M)、等氮条件下有机肥与化肥配施(MNPK)和高氮条件下有机肥与化肥配施(HMNPK),通过X射线CT扫描原状土柱(直径7.4 cm,高20 cm),利用图像处理技术进行土壤孔隙三维结构重建。结果表明,各处理下土壤团聚体结构内部以及团聚体之间均存在大孔隙,尤以M处理数量最多;分形维数和各向异性由大到小次序分别为HMNPK>M>MNPK>NPK>CK和MNPK>CK>M>NPK>HMNPK。与CK相比,有机肥配施处理(M、MNPK、HMNPK)的大孔隙度分别增加7、6、10个百分点,大孔隙数量分别增加41.5%、33.3%、26.8%。HMNPK处理孔径分布呈剧烈的双峰曲线波动,第一和第二峰值分别出现在395~577 μm和1 545~1 701 μm处。主成分分析表明,<126 μm孔径主要受粉粒含量影响,126~500 μm孔径受容重影响,500~2 500 μm孔径则受砂粒含量、黏粒含量、连通性和分形维数等多因素综合影响。研究表明,有机肥和无机肥长期配施,可显著改善砂姜黑土大孔隙数量和形态特征,尤以HMNPK处理效果最佳,而NPK处理效果不明显。分形维数和连通性可作为砂姜黑土结构改良的定量评价指标。

关 键 词:土壤孔隙,孔隙形态,长期施肥,显微CT,砂姜黑土
收稿时间:2022/9/15 0:00:00
修稿时间:2022/9/28 0:00:00

Effects of long-term fertilization on the morphology and quantity of macropores in vertisol
Authors:CAI Taiyi  LI Wei  WANG Zhigang  ZHANG Congzhi  HUANG Huijuan  BAI Yuhong  ZHANG Jiabao
Institution:School of Surveying and Land Information Engineering, Henan Polytechnic University, Jiaozuo 454000, China;Institute of Soil Science,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Nanjing 210008;Crop Research Institute, Anhui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Hefei 230031, China;Henan Academy of Science Institute of Energy Co., Ltd., Zhengzhou 450008, China
Abstract:
Keywords:soil pore  pore morphology  long-term fertilization  micro-CT  vertisol
点击此处可从《》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