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竹丛枝病的研究Ⅰ症状、病菌分离和接种试验
引用本文:朱熙樵,黄焕华.竹丛枝病的研究Ⅰ症状、病菌分离和接种试验[J].林业科学,1988(4).
作者姓名:朱熙樵  黄焕华
作者单位:南京林业大学林学系,南京林业大学林学系 广东省林科所
摘    要:用竹丛枝病病枝梢端和竹瘤座菌的子实体分离,获得竹瘤座菌的纯培养。病菌在PDA培养基上生长很慢,菌落呈白色乳酪状,为分生孢子。对嫩梢未展开的心叶喇叭口内(生长点),注入孢子悬浮液,可使新梢发病,潜育期在40天以上。接种发病枝症状及其发展过程和自然新发病枝一致,再分离获得原菌种,证明竹丛枝病是由竹瘤座菌Balansia take(Miyake)Hara=Aciculosporium take Miyake侵染所致。新发病枝初为细长、叶小,单根蔓枝,到第三年才形成典型丛枝症状。文章还对症状发展过程作了详细描述。竹丛枝病在国内各地普遍发生,不仅淡、刚竹,而且毛竹在有些地方发病也很严重。重病竹林发笋少而细,逐渐衰败,成为发展竹用材林和食笋用林的障阻之一。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