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绿萼凤仙花对低温胁迫的生理响应
引用本文:刘松,曹孟会,李芹梅,张天谣,李文祥,黄美娟,黄海泉.绿萼凤仙花对低温胁迫的生理响应[J].山东农业科学,2022(3):56-62.
作者姓名:刘松  曹孟会  李芹梅  张天谣  李文祥  黄美娟  黄海泉
作者单位:西南林业大学园林园艺学院/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西南风景园林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云南省功能性花卉资源及产业化技术工程研究中心/西南林业大学园林园艺花卉研发中心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2060364,32060366,31860230,31560228);;云南省中青年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培养项目(2015HB046,2018HB024);
摘    要:为探析绿萼凤仙花对低温胁迫的生理适应性,本研究在前期预试验基础上,以20℃为对照,分别在2℃和0℃处理0、12、24、48、72 h,测定其细胞伤害率(CIR)、叶绿素和丙二醛(MDA)含量、过氧化氢酶(CAT)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及脯氨酸(PRO)等渗透调节物质的含量等指标,并进行相关性分析,以期为绿萼凤仙花开发应用提供参考。结果表明,随温度的降低及胁迫时间的延长,低温胁迫对绿萼凤仙花的伤害程度不断加剧。2℃和0℃低温胁迫下,绿萼凤仙花的CIR及MDA、可溶性糖(SS)和可溶性蛋白(SP)含量均呈上升趋势,在胁迫72 h时分别高于对照3.18倍和5.09倍、80.85%和2.31倍、1.02倍和1.24倍、2.39倍和4.93倍,差异极显著;POD活性、叶绿素含量呈下降趋势,在胁迫72 h时分别显著低于对照43%和71%、53%和60%,差异极显著;SOD、CAT活性及PRO含量均随胁迫时间的延长呈先升高后降低趋势,温度越低,越快达到峰值。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CIR、叶绿素含量、MDA含量、SP含量和POD活性可作为绿萼凤仙花耐寒性鉴定的主要指标,SOD和CAT活性、PRO...

关 键 词:绿萼凤仙花  低温胁迫  细胞伤害率  抗氧化生理指标  渗透调节物质  相关性分析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