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中亚高山冰川表面高程变化时序重建
引用本文:都伟冰,张世琼,李均力,包安明,王双亭,史宁可,许琳娟,高鑫,马丹丹,郑岩超.中亚高山冰川表面高程变化时序重建[J].干旱区研究,2022,39(3):676-683.
作者姓名:都伟冰  张世琼  李均力  包安明  王双亭  史宁可  许琳娟  高鑫  马丹丹  郑岩超
作者单位:河南理工大学测绘与国土信息工程学院,河南 焦作 454003;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荒漠与绿洲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新疆 乌鲁木齐 830011;新疆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应用重点实验室,新疆 乌鲁木齐 830011,河南理工大学测绘与国土信息工程学院,河南 焦作 454003,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荒漠与绿洲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新疆 乌鲁木齐 830011;新疆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应用重点实验室,新疆 乌鲁木齐 830011,黄河水利委员会黄河水利科学研究院,河南 郑州 450003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基金项目(U2003201,41671034,41975036,42075132,41601364,42041004);;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HKY-JBYW-2018-03);;河南省科技攻关项目(222102320306);;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基于PIE的遥感信息智能提取课程群建设(202102245019);;河南理工大学博士基金(B2022-8);
摘    要:中亚高山冰川区地形复杂,站点观测和传统实地测量范围十分有限。卫星激光测高技术可实现大范围冰川表面高程变化监测。以2003—2009年ICESat激光测高数据为数据源,参考2000年的SRTM高程数据,建立冰川区点云去噪及其精度优化算法和多尺度冰川区表面高程时空变化分析模型,并分析了2003—2009年间中亚山区整体与各分区冰川表面高程时序变化。结果表明:中亚高山冰川区的冰川表面平均高程整体呈下降趋势,表现出明显的区域差异。其中,2003—2009年中亚冰川表面高程总体下降了9.59±1.89 m;Ⅰ区(即西藏和青海南部)的冰川表面高程下降了6.51±2.9 m;Ⅱ区(即新疆、青海北部和甘肃部分地区)下降了7.87±5.03 m;Ⅲ区(即中国境外,中亚地区的部分国家)下降了9.81±5.1 m,且监测到2004—2005年冰川表面高程上升。本研究方法对冰川区点云类高程脚点监测具有一定的通用性,但对基准DEM的依赖度较高。

关 键 词:冰川表面高程  ICESat  卫星激光测高  时序重建  高山冰川  中亚

Temporal reconstruction of alpine glacier surface elevation variation in Central Asia
DU Weibing,ZHANG Shiqiong,LI Junli,BAO Anming,WANG Shuangting,SHI Ningke,XU Linjuan,GAO Xin,MA Dandan,ZHENG Yanchao.Temporal reconstruction of alpine glacier surface elevation variation in Central Asia[J].Arid Zone Research,2022,39(3):676-683.
Authors:DU Weibing  ZHANG Shiqiong  LI Junli  BAO Anming  WANG Shuangting  SHI Ningke  XU Linjuan  GAO Xin  MA Dandan  ZHENG Yanchao
Abstract:
Keywords:
本文献已被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