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常年放牧皖南牛与和杂牛生长性能的比较
引用本文:刘善斋,刘洪瑜,刘永文,涂晓华,王伟伟.常年放牧皖南牛与和杂牛生长性能的比较[J].中国牛业科学,2012,38(4):19-21.
作者姓名:刘善斋  刘洪瑜  刘永文  涂晓华  王伟伟
作者单位:1. 国家肉牛牦牛产业技术体系毫州综合试验站,安徽毫州,236800
2. 安徽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安徽合肥,230036
基金项目:国家肉牛牦牛产业技术体系专项资金
摘    要:目的]研究黑毛和牛改良皖南黄牛后代的生长性能及对皖南地区环境的适应能力。方法]和杂F1代和和杂F2代为试验组,皖南牛为对照组。其中犊牛和杂牛F1代公牛17头、母牛21头,和杂F2代公牛9头、母牛11头,皖南牛公牛13头、母牛10头;6月龄及12月龄和杂牛F1代公牛15头、母牛18头,和杂F2代公牛8头,母牛9头,皖南牛公牛13头、母牛10头;18月龄和杂牛F1代公牛10头、母牛12头,和杂F2代公牛7头,母牛7头,皖南牛公牛11头、母牛8头。测定和杂牛F1代和F2代的体尺及体重等生长性能,并与皖南黄牛的生长性能进行比较。结果]和杂牛生长发育较本地牛要快,但其增重相对其他外来肉牛品种来说仍然较慢。结论]和牛可以作为皖南黄牛改良杂交的种质资源,提高皖南牛的生长速度,增加经济效益。

关 键 词:皖南牛  和牛  杂交改良  生长性能
本文献已被 CNKI 维普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