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鱼类的先天性抗菌和抗病毒机制
引用本文:王小玲,尹建文.鱼类的先天性抗菌和抗病毒机制[J].现代渔业信息,2006,21(7):27-31.
作者姓名:王小玲  尹建文
作者单位:武汉市水产科学研究所,中国湖北省武汉市,430065
摘    要:鱼类的皮肤是鱼类的一道物理和化学屏障,皮肤粘液除了包围入侵的微生物外,还含有许多抗菌物质,包括抗菌肽、溶菌酶、凝集素和蛋白酶。鱼类的胃肠消化道含有的酸、胆盐和酶类能使病毒和细菌灭活并消化之。多数情况下,皮肤就足以抵抗致病性微生物,而当皮肤受到机械损伤时,这些病原生物就能致病。当微生物进入鱼体组织后,会遇到一系列的可溶性的细胞成分的防御。血浆里的补体系统在识别细菌的过程中起核心作用。其激活产物能裂解细菌,激发炎症,引起吞噬细胞的浸润,提高其吞噬活力。补体能被细菌的组分或其代谢产物直接激活,也可以被C-反应蛋白,凝集素等能直接结合细菌表面的物质间接激活。血浆也含有许多能抑制细菌生长的物质(例如转铁蛋白,抗蛋白酶)或杀菌物质(例如溶菌酶)。鱼类感染病毒后,感染的细胞产生干扰素,引起相邻的细胞的抗病毒机制以免受感染。抗病毒的细胞毒性细胞能裂解病毒感染细胞,降低病毒在其中增殖的速率。因此,先天性防御可以提供一种预先存在的,快速反应的保护力,该系统是非特异性的;与反应缓慢的、温度依赖性的特异性免疫相比,具有很多优势。

关 键 词:鱼类  先天性抗菌  抗病毒
收稿时间:2006-04-24
修稿时间:2006年4月24日

Congenital Antibacterial and Antivirulent Mechanism of Fish
Wang Xiaolin,Yin Jianwen.Congenital Antibacterial and Antivirulent Mechanism of Fish[J].Journal of Modern Fisheries Information,2006,21(7):27-31.
Authors:Wang Xiaolin  Yin Jianwen
Institution:Fisheries Research Institute of Wuhan, Wuhan, Hubei, 430065
Abstract:
Keywords:
本文献已被 CNKI 维普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