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绵羊MYF6基因多态性对胴体瘦肉性状的影响
引用本文:鲁玉洁,周辉通,柯 娜,等.绵羊MYF6基因多态性对胴体瘦肉性状的影响[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50(3):10-16.
作者姓名:鲁玉洁  周辉通  柯 娜  
作者单位:甘肃农业大学 动物科学技术学院,甘肃省草食动物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甘肃省牛羊基因改良工程实验室;甘肃农业大学 动物科学技术学院,甘肃省草食动物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甘肃省牛羊基因改良工程实验室,新西兰林肯大学 农业与生命科学学院
基金项目:甘肃农业大学“伏羲青年英才培育计划”项目(Gaufx-02Y02);甘肃省基础研究创新群体项目(18JR3RA190);甘肃农业大学自列课题(GSAU-ZL-2015-033);甘肃省财政厅项目(033-041041)
摘    要:【目的】研究绵羊生肌因子6(myogenic factor 6,MYF6)基因的多态性,分析其对羔羊胴体瘦肉性状的影响。【方法】以215只新西兰罗姆尼公羔为对象,采集其血样,屠宰后测定其后腿、腰部和肩部瘦肉量等胴体指标。提取血样基因组DNA,采用PCR-SSCP检测MYF6基因5′UTR和第1外显子2个区域的多态性,分析核苷酸序列变异对羔羊胴体瘦肉性状的影响。采集绵羊乳腺、肝脏、心脏、背最长肌、脾脏、肺脏、卵巢和肾脏组织,以β-actin为内参基因,用RT-qPCR等方法检测MYF6基因的相对表达量。【结果】在第1外显子区域,检测到1个SNP(c.129 C>T),有A和B 2种等位基因,存在AA和AB 2种基因型。在5′UTR区域检测到1个3 bp的碱基缺失(c.-589~-590 del ATA),有C和D 2种等位基因,存在CC和DD 2种基因型。2个区域的基因型分布均处于Hardy-Weinberg平衡状态。MYF6基因第1外显子的基因型极显著影响了羔羊后腿、腰部和肩部3个部位的瘦肉量,以及总瘦肉量和腰部瘦肉比例(P<0.01)。MYF6基因在绵羊乳腺、肝脏、心脏等8个组织中均有表达,但以背最长肌中的表达量最高(P<0.05)。【结论】绵羊MYF6基因具有丰富的多态性,其基因型对胴体瘦肉性状有显著影响。

关 键 词:罗姆尼绵羊  MYF6基因  第1外显子  胴体性状
收稿时间:2021/4/19 0:00:00
点击此处可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