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光周期和外源铁对番茄光合特性、果实品质及矿质元素含量的影响
引用本文:张 毅,梁 祎,韩 静,等.光周期和外源铁对番茄光合特性、果实品质及矿质元素含量的影响[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50(1):104-111.
作者姓名:张 毅  梁 祎  韩 静  
作者单位:山西农业大学 园艺学院/山西省设施蔬菜提质增效协同创新中心
基金项目:山西省重点研发计划重点项目子课题(201703D211001-04-03,201903D211011-03)
摘    要:【目的】探究不同光周期条件下不同浓度外源铁(EDTA-Fe,简称Fe)对番茄光合特性、果实品质及矿质元素含量的影响,为基于光周期和Fe营养协同促进设施番茄营养品质的改善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草莓柿子番茄为试材,设置2个光周期(12 h/12 h和16 h/8 h),进入开花期后在番茄叶面喷施不同浓度(0(CK),100,150,200 μmol/L)Fe肥,研究光周期和外源Fe对番茄叶片叶绿素含量和光合特性、果实品质及矿质元素含量的影响。【结果】2种光周期下,随着外源Fe浓度的增加,番茄叶片叶绿素a(Chl a)、叶绿素b(Chl b)、类胡萝卜素(Caro)、叶绿素总含量(Chl a+b)以及净光合速率(Pn)均呈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趋势,并且当Fe浓度为150 μmol/L时Chl a、Chl b、Caro、Chl a+b含量和Pn均最高;与CK相比,各Fe肥处理番茄叶片气孔导度(Gs)、胞间CO2浓度(Ci)、蒸腾速率(Tr)总体均显著升高。2种光周期下,随着外源Fe浓度的增加,番茄果实可溶性糖、VC、游离氨基酸、可溶性蛋白、番茄红素含量均表现为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趋势,并且当Fe浓度为100~150 μmol/L时,以上指标含量均较高;可滴定酸含量表现为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与12 h/12 h光周期下同一处理相比,16 h/8 h光周期下番茄叶片Chl a、Chl b、Caro、Chl a+b含量和Pn以及果实可溶性糖、游离氨基酸、可溶性蛋白、番茄红素含量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2种光周期下,叶面喷施Fe肥对成熟期番茄果实K、Ca、Mg、Zn、Fe、Mn含量影响有明显差异。【结论】外源Fe可有效促进不同光周期下番茄光合作用和果实品质的提升,且以16 h/8 h光周期下叶面喷施100~150 μmol/L Fe肥的促进效果较佳。

关 键 词:番茄  外源铁  光周期  光合特性  果实品质
收稿时间:2021/1/22 0:00:00
点击此处可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