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南京地区非农田早春杂草生态位研究
引用本文:郭水良,李杨汉.南京地区非农田早春杂草生态位研究[J].杂草科学,1997(4):2-5.
作者姓名:郭水良  李杨汉
作者单位:浙江师范大学生物学系!金华321004(郭水良),南京农业大学农学系(李扬汉)
摘    要:1996年3月调查了南京地区12个非农田旱地样点的早春杂草重要值,以此计测了它们的生态位宽度:以杂草群落梯度代替生态因子间隔,用生态因子间隔作为生态位重叠值计算中的加权因子,对该地区非农田生境杂草的生态位重叠值进行了计算;并用图论聚类中的最小生成树法,以生态位重叠值作为指标,作出了能直观反映该地区21种主要杂草生态学相似程度的最小生成树。结果表明,波斯婆婆纳、猪殃殃、荠、宝盖草、野老鹳草、野燕麦、一年蓬、繁缕、泽漆等杂草生态位最宽,是本地区非农田生境的主要早春杂草;21种杂草中,婆婆纳、波斯婆婆纳、睫毛婆婆纳、猪殃殃、繁缕、野燕麦、刺儿莱、卷耳、荠、臭荠等杂草的生态位重叠值比较大,说明它们对环境条件的要求比较接近。

关 键 词:生态位  早春杂草  最小生成树
本文献已被 CNKI 维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