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2018年安徽东部连续两次回流形势下强降雪成因分析
引用本文:胡姗姗,熊敏,熊世为,蒋琳,华俊玮,刘倪.2018年安徽东部连续两次回流形势下强降雪成因分析[J].湖北农业科学,2019,58(22).
作者姓名:胡姗姗  熊敏  熊世为  蒋琳  华俊玮  刘倪
作者单位:滁州市气象局,安徽 滁州 239000﹔2.安徽省气象台,合肥 230031;安徽省气象台,合肥,230031
基金项目:安徽省气象科技发展基金
摘    要:利用常规气象观测资料、区域自动气象站资料和NCEP 1°×1°逐6 h再分析资料等对2018年1月3—4日和24—28日出现在安徽东部两次极端大暴雪过程的成因及动力、水汽热力、干侵入等结构演变特征进行诊断分析。结果表明,高空冷槽配合中低层低涡切变发展是形成暴雪的重要环流背景,700 hPa西南低空急流带是暴雪区主要水汽输送通道,异常的水汽通量大值中心与水汽通量散度中心相配合是产生极端强降雪的重要原因。从降雪机制看,1月3—4日暴雪过程属暖区冷流降雪,大气处于湿对称不稳定状态,暴雪区位于垂直方向上螺旋度正负值中心相叠置的区域中靠近下沉支的上升支气流中,且高低空急流耦合形成垂直方向上次级环流,高空槽后的强西北气流与高效率的水汽辐合输送相结合,降雪强度大;而1月24—28日属非典型性冷平流降雪,低层先有冷空气南下,干冷空气受底层抬升而直接降雪,过程相对冰面过饱和现象主要在低层,过冷水较弱,持续时间长。且两次强降雪过程中低空急流发生发展与高空急流周围正的涡度平流都有很好的对应关系,辐合强弱与降雪强度相对应。

关 键 词:暴雪  低空急流  螺旋度  涡度平流  位涡
本文献已被 CNKI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