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裂隙影响下的微润灌水分运移和分布规律
引用本文:齐伟,和玉璞,纪仁婧,麦紫君,王策,江晓星.裂隙影响下的微润灌水分运移和分布规律[J].排灌机械工程学报,2024(2):161-169.
作者姓名:齐伟  和玉璞  纪仁婧  麦紫君  王策  江晓星
作者单位:1. 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2. 河海大学农业科学与工程学院
基金项目: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Y923001,Y92300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2109053,51879071);;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BK20230126);;江苏省水利科技项目(2021052,2023030);
摘    要:为研究裂隙发育对微润灌水分运移和分布特征的影响规律,进行了室内土箱水分入渗试验.通过人造裂隙方式,设置不同裂隙间距(6,8 cm)和裂隙深度(5,10,15 cm)处理,同时以无裂隙处理(CK)为对照,测定了入渗过程中入渗量变化、湿润体形态演变和入渗结束时水分分布特征.结果表明:裂隙对微润灌水分入渗速率基本无影响,各处理之间累积入渗量随入渗时间变化趋势接近,最终累积入渗量差异不显著.裂隙改变湿润体形态演变和水分分布特征,湿润锋到达裂隙区域后,在裂隙毛管阻隔效应影响下,水分水平运动受到抑制,向上运动得到加强,最终导致湿润体上部呈近似矩形、下部呈近似椭圆,剖面水分分布呈指状特征.裂隙深度对湿润体规则度、湿润锋向上运移距离和灌后水分分布均匀度影响显著,而裂隙间距对其影响不显著.相比CK,裂隙深度15 cm时湿润体分散度约增加了34.5%,湿润锋最终向上运移距离约增加了12.9%,水分分布均匀度约降低27.5%.综合考虑,在微润灌实际应用过程中应控制田间裂隙深度发育,以降低其不利影响.

关 键 词:微润灌  土壤裂隙  水分入渗  湿润体  水分分布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