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南亚热区小平等锈病的发生特点及防治
引用本文:顾中量,陈际才,等.南亚热区小平等锈病的发生特点及防治[J].云南农业科技,2003(1):17-18,21.
作者姓名:顾中量  陈际才
作者单位:[1]德宏州农科所,云南潞西678400 [2]德宏州农技推广中心,云南潞西678400
摘    要:锈病是德宏州小麦的主要病害,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以秆锈为主,70年代后又以叶锈为主,80,90年代“三锈”发生面积不大,危害较轻,近年又有上升趋势。通过流行因素分析,菌源的大量积累,是锈病发生的先决条件;感病品种的大量种植,决定了锈病的发生程度;高温多湿的气候条件,利于锈病的蔓延。通过四次抗锈品种的更换,增强了品种的抗病性,遏制了秆锈病的猖獗危害;通过改革耕作制度,减少地麦种植,铲除自生麦苗,切断锈病的初侵染源;通过适时播种,避过锈病的危害;通过及时有效的药物防治,控制锈病蔓延,减少产量损失。

关 键 词:南亚热区  小麦  锈病  防治  发生特点
本文献已被 维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