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田间麦蚜和实验室麦蚜抗药性毒力测定和生化测定的研究
引用本文:李宏德.田间麦蚜和实验室麦蚜抗药性毒力测定和生化测定的研究[J].甘肃农业,2016(2).
作者姓名:李宏德
作者单位:甘肃省定西市安定区种子管理站,甘肃定西,743000
摘    要:麦蚜是危害小麦的主要害虫,主要通过取食和病毒传播来损害农作物。麦蚜的防治一直以化学防治为主,但由于其繁殖快,遗传背景复杂等,致使其抗性发展速度快、程度高,对多种常用农药已产生了显著抗性。笔者对从田间带回的麦蚜进行室内培养,并从其生测,生物化学角度对其抗性机理进行了研究,其结果如下:㈠分别用四大类别7种农药对田间麦蚜和室内麦蚜进行了毒力测定,在所有的药剂中,氧化乐果对室内品系的致死中浓度最低,毒死蜱对室内品系的致死中浓度最高。相对于室内品系,田间麦蚜对氧化乐果产生了40倍的抗性,对菊酯类的敌杀死产生了11倍的抗性,对灭多威产生了3倍的抗性,对于辛硫磷,吡虫啉,速灭杀丁,毒死蜱等抗性不明显。㈡测定了田间麦蚜和室内品系的乙酰胆碱酯酶和羧酸酯酶的酶活性和动力学常数。田间麦蚜的乙酰胆碱酯酶的活性及Vmax均小于敏感品系,而Km值大于敏感品系。对于其羧酸酯酶的水解活性,当以α-NA为底物时,田间麦蚜的羧酸酯酶水解活性明显低于室内品系的,而动力学常数Km值与Vmax均大于室内品系;当以β-NA为底物时,田间麦蚜的羧酸酯酶水解活性,动力学常数Km,Vmax与室内麦蚜无明显区别。

关 键 词:麦蚜  羧酸酯酶  乙酰胆碱酯酶  抗性机制  玻璃管药膜法
本文献已被 CNKI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