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蝇类抗菌肽研究现状
引用本文:李季生,牟志美.蝇类抗菌肽研究现状[J].中国蚕业,2005,26(3):8-11.
作者姓名:李季生  牟志美
作者单位:山东农业大学林学院,271018
摘    要:在抗生素广泛应用的今天,人们逐渐认识到由于长期使用抗菌素,已经产生了大量耐药菌株,病原菌抗性呈逐年增强的趋势.因此,寻求广谱、高效的新一代抗菌药物先导结构已成为世界性的迫切需要.到目前为止,国内外许多学者相继从人、哺乳动物、两栖动物、昆虫及植物分离纯化了2000多个抗菌肽,这些抗菌肽的发现无疑给抗菌药物的研究带来巨大的突破.昆虫是世界上最大的生物种群,占整个动物数量的90%,具有极强的适应能力和广泛的防御机制,在生物界中占有极大的优势.因此,利用昆虫来研究提取抗菌肽是近年来抗菌肽研究的热点之一.而在众多昆虫之中,蝇类是昆虫中抗菌肽研究比较多的.日本东京大学的名取俊二教授首先从麻蝇(Sarcophaga peregina)幼虫中分离到两种抗菌蛋白,能促进小鼠巨噬细胞及异型核细胞对癌细胞的攻击作用,又能使细胞产生干扰素并使肿瘤坏死因子活化.名取教授的这一发现给众多的学者指明了道路.人们开始认识到,蝇类经常出没于杂菌横生的环境中,自身却不会被这些病原所感染,这一现象说明蝇类身上具有高度的适应能力和有效的防御机制.经过人们仔细的研究发现蝇类体内含有一种特殊的小分子蛋白质,被称作抗菌活性蛋白即抗菌肽.正是由于这种抗菌活性蛋白的存在,才使得蝇类具有极强的抗菌能力.因此蝇类自然成为人们研究抗菌肽得力的实验材料;而且这种抗菌蛋白(抗菌肽)只需要万分之一的浓度就可以杀死多种病菌,其效力远远超过青霉素.由此可见,蝇类作为抗菌肽的直接来源有着广阔的开发利用价值.

关 键 词:抗菌肽  研究现状  蝇类  抗菌药物  长期使用  耐药菌株  哺乳动物  两栖动物  分离纯化
本文献已被 CNKI 维普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