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贵州山区地方玉米种质类群分析及杂种优势利用模式研究
引用本文:彭忠华,戴保威,顾金春,王思松.贵州山区地方玉米种质类群分析及杂种优势利用模式研究[J].西南农业学报,2003,16(1):9-12.
作者姓名:彭忠华  戴保威  顾金春  王思松
作者单位:1. 贵州大学玉米研究所,贵州贵阳,550025
2. 务川县农业局,贵州务川,564300
基金项目:贵州大学校基金和贵州省"十五"玉米育种攻关协作项目(1500IE-2)
摘    要:以贵州主要的5个种质类群的自交系为测验种,采用NCⅡ遗传交配设计,对新选育的主要山区地方玉米自交系配合力效应和利用潜力进行评价;并分析山区主推玉米杂交种的亲本来源.研究结果表明,PH99-10、PH99-2、PH99-1和PH99-3的产量一般配合力依次最高,利用潜力较大.参试的50个测交组合中PH99-9×交51、PH99-9×苏37、PH99-1×7922和PH99-3×自330组合特殊配合力较大,产量较高,对照优势较大.根据单株产量特殊配合力结合一般配合力效应,将10个新选育的主要山区地方玉米自交系初步划分为5群.其中黄早四、自330和交51群一般配合力较高,为我国西南山区玉米育种具有潜在利用价值的几个杂种优势群.地方种质系×外来种质系是常见的杂优组配模式.其中地方(或地方改良系)系×苏湾选系为西南山区最常见的杂优组配模式.

关 键 词:种质类群  杂种优势群  一般配合力  特殊配合力  杂交优势模式  玉米
文章编号:1001-4829(2003)01-0009-04

Analysis of maize germplasm groups and heterosis utilization model in hilly areas
Abstract:
Keywords:
本文献已被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