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红壤的微生物学特性——(三)浙江省金华等其他代表性低丘红壤的微生物学分析
引用本文:钱泽澍,冯孝善,刘素云,陈本楚,莫文英.红壤的微生物学特性——(三)浙江省金华等其他代表性低丘红壤的微生物学分析[J].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1981(2).
作者姓名:钱泽澍  冯孝善  刘素云  陈本楚  莫文英
作者单位:浙江农业大学微生物学教研组 (钱泽澍,冯孝善,刘素云,陈本楚),浙江农业大学微生物学教研组(莫文英)
摘    要:综合衢县、金华、江山、义乌及安吉五个地点代表性低丘黄筋泥的微生物学分析,浙江省低丘红壤的微生物学特性主要有如下几点: 1.在红壤的一般理化性状中,土壤pH值、有机质及氮素含量随红壤熟化程度的提高而有增加的趋势。 2.红壤中微生物总数随土壤熟化度提高而增大。各级肥力的土壤,均以细菌占最大优势。往往熟化程度愈高,细菌数量所占的比重愈大。反之,不一定是熟化程度较高的土壤。熟化程度低的红壤,真菌的相对数量较高,但在荒地中,真菌的数量也不超过微生物总数的5%。 3.红壤荒地的呼吸强度,在本试验条件下,二氧化碳释放量及氧吸收量均在20微升以下。随着红壤熟化程度的增加,其数值也增大。 4.在培养初期二周内,红壤的硝化作用强度随熟化程度提高而增大。后期差异不一定显著。硝化细菌在荒地中几乎不能繁育,其数量随熟化程度提高而增加。 5.红壤的纤维素分解强度,在试验条件下,荒地中布片失重量最大不超过13%。分解强度及纤维素分解微生物相对数量,随红壤熟化程度提高而增加。纤维素分解微生物种类中,在熟化红壤以细菌占优势,在荒地则以霉菌占优势。在纤维素分解细菌中,熟化度高的红壤,以噬纤维菌属(Cytophaga)及纤维弧菌属(Cellvibrio)占优势。在荒地红壤中,没有发现噬纤维菌属。分解纤维素的霉菌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