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冬小麦抽穗后体内光合产物的累积、转运和各叶位叶对籽粒产量的影响
引用本文:荆家海.冬小麦抽穗后体内光合产物的累积、转运和各叶位叶对籽粒产量的影响[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3(3):99-110.
作者姓名:荆家海
作者单位:西北农学院植物生理生化教研组
摘    要:作者利用称重和去叶、遮叶方法,研究了冬小麦抽穗后地上部不同部位各个器官,在不同时期中干重的增减以及去(遮)叶后籽粒产量的变化。结果表明:抽穗后四十天左右,光合能力很高,积累的干物质约占全生育期(近二百四十天)积累干物质的50%;籽粒充实过程呈“S”曲线,即开始慢,然后加快,最后逐渐减慢;穗重的86.05—88.05%依靠抽穗后光合积累的物质,11.95—13.95%来自抽穗前在茎叶中所累积的光合产物;抽穗时去(遮)叶,减少光合产物,降低产量10一34%;抽穗时去穗,可加大中转贮存库的贮存量50%,但总的光合积累减少25%。从试验结果可以看到,如何利用有效的农业技术措施,增加抽穗后的光合积累,是提高产量的重要途径之一。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