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重庆地区茶树病害种类及武夷菌素对茶病的田间控制效果
引用本文:谭万忠,李培,张克诚,王志坤,任芳.重庆地区茶树病害种类及武夷菌素对茶病的田间控制效果[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2008,30(4):123-127.
作者姓名:谭万忠  李培  张克诚  王志坤  任芳
作者单位:[1]西南大学植物保护学院,重庆 400716 [2]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北京 100094
基金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资助项目(2006BAD08A02);科技部重点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助项目(05EFN216900354).
摘    要:2005-2007年调查重庆主要茶叶种植区、县茶树病害的发生情况,共查明病害16种,分布频率较高(F〉42)的有云纹叶枯病、煤污病、地衣病、轮斑病、炭疽病、白星病和藻斑病等,其中以前4种病害发生最普遍,发病分布频率和病植株率分别达到70%和30%以上,而以云纹叶枯病和轮斑病对茶树的危害最严重。武夷菌素是产自于不吸水链霉菌(Strepromyces ahygroscopicus)的一种无毒性生物杀菌剂,测定该药剂在田间条件下对重庆当地主要茶树叶部病害的防治效果,采用原药的600倍液并按15L/667m^2的用量对茶树叶面喷雾2次。以对照病叶率计算武夷菌素对茶树云纹叶枯病(Colletotrichum cameliae)、轮斑病(Pesalotiopsis theae)和其它叶斑病的防效,分别为71.33%,65.38%和87.78%;而按病害严重度计算分别为61.02%,77.08%和79.01%7。经统计学显著性测验表明,武夷菌素对这些茶树病害的相对防病效果与多菌灵的病害控制效果没有显著的差异(p〉O.05),但处理与对照茶树病害的病叶率和病情指数的差异都达到了极显著水平(p〈0.001),这表明武夷菌素对茶云纹叶枯病和轮斑病具有很好的控制效果,可以代替多菌灵在茶叶生产中应用。

关 键 词:茶树病害  武夷菌素  茶云纹叶枯病  茶轮斑病  叶斑病  控制效果
文章编号:1673-9868(2008)04-0123-05
修稿时间:2007年9月4日

Survey of tea Diseases in Chongqing and the Efficiency of Disease Control with Wuyiencin Under Field Conditions
Abstract:
Keywords:
本文献已被 维普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西南农业大学学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西南农业大学学报》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