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大亚湾海域生态系统模型研究Ⅰ:能量流动模型初探
引用本文:王雪辉,杜飞雁,邱永松,李纯厚,黄洪辉,孙典荣,贾晓平.大亚湾海域生态系统模型研究Ⅰ:能量流动模型初探[J].南方水产,2005,1(3):1-8.
作者姓名:王雪辉  杜飞雁  邱永松  李纯厚  黄洪辉  孙典荣  贾晓平
作者单位:1. 农业部渔业生态环境重点开放实验室,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广东,广州,510300;农业部海洋与河口渔业重点开放实验室,上海,200090
2. 农业部渔业生态环境重点开放实验室,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广东,广州,510300;农业部海洋与河口渔业重点开放实验室,上海,200090;上海水产大学海洋学院,上海,200090
3. 农业部渔业生态环境重点开放实验室,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广东,广州,510300
基金项目:广东省重大科技兴海项目(A200099E01);农业部海洋与河口渔业重点开放实验室基金(开-2-04-15);农业部渔业生态环境重点开放实验室开放基金(2004-2);南海石化项目施工期海域生态环境监测项目资助.
摘    要:主要根据1984~1986年和1986~1987年在大亚湾进行的环境、资源和生态调查资料,应用Ecopath with Ecosim(EwE)软件,构建大亚湾海域生态系统初步能量流动模型.文中根据大亚湾游泳动物的食物组成特点,把该海域生态系划分15个功能组,分别是海洋哺乳动物、肉食性鱼类、底栖捕食鱼类、滤食性鱼类、草食性鱼类、蟹类、虾类、头足类、底栖动物、水母、浮游动物、珊瑚、沉水植物、浮游植物和有机碎屑,功能组的划分基本能覆盖大亚湾海域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过程.经EwE软件模拟,结果表明大亚湾海域生态系统的营养级范围为1~3.88级;各营养级的能量转换效率分别为7.2%,11.2%,8.7%,2.9%,可用构建金字塔形状来描述营养流动的转换效率;大亚湾生态系统的总能量传递效率为8.9%,略低于林德曼转换效率(10%左右),可能是由于在该海域大量的沉水植物(马尾藻)未能被充分利用而腐烂所造成;在能量流动过程中,直接来源于碎屑的比例占总流量的48%,而直接来源于初级生产者的比例为52%.

关 键 词:营养模型  能量流动  Ecopath  with  Ecosim软件  生态系统  大亚湾
文章编号:1673-2227-(2005)03-0001-08
修稿时间:2005年3月22日

Study on the ecosystem model of Daya Bay Ⅰ. A preliminary approach on energy flow model
WANG Xue-hui,DU Fei-yan,QIU Yong-song,LI Chun-hou,HUANG Hong-hui,SUN Dian-rong,JIA Xiao-ping.Study on the ecosystem model of Daya Bay Ⅰ. A preliminary approach on energy flow model[J].South China Fisheries Science,2005,1(3):1-8.
Authors:WANG Xue-hui  DU Fei-yan  QIU Yong-song  LI Chun-hou  HUANG Hong-hui  SUN Dian-rong  JIA Xiao-ping
Abstract:
Keywords:
本文献已被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