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斯氏艾美耳球虫四川株生物学特性研究
作者单位:四川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四川成都611130
摘    要:为了解斯氏艾美耳球虫四川株致病性、免疫原性等生物学特性,为后续免疫和防控等研究提供参考。将45只36日龄幼兔随机分为9组,第1组为空白对照组,第2组~第5组为致病性试验组,于50日龄每只兔分别经口感染1×10~4、5×10~4、1×10~5、2×10~5个孢子化卵囊;第6组~第9组为免疫原性试验组,于36日龄每只兔分别口服接种5×10~2、5×10~3、1×10~4、5×10~4个孢子化卵囊,14 d后给予2×10~5个孢子化卵囊的感染量。测定最小潜隐期和排卵高峰并以临床症状、卵囊排出量、相对增重、肝指数、肝脏病理变化作为评价指标。分离培养斯氏艾美耳球虫四川株卵囊,测定其最短孢子化时间及卵囊大小。结果表明,斯氏艾美耳球虫四川株最小潜隐期是13 d,排卵高峰在感染后22 d~23 d,孢子化卵囊的平均大小为36.2μm(28.2μm~38.1μm)×19.9μm(17.80μm~22.3μm),卵囊指数为1.81,27℃恒温培养最短孢子化时间为41 h。致病性试验组与空白对照组肝指数、平均增重、相对增重率差异显著(P0.05);免疫原性试验组与攻毒对照组肝指数、平均增重、相对增重率差异不显著(P0.05)。斯氏艾美耳球虫四川株致病性较强,低剂量感染就能显著降低增重并引起明显病变,但其免疫原性较差。

关 键 词:斯氏艾美耳球虫  孢子化时间  最小潜隐期  致病性  免疫原性
本文献已被 CNKI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