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基于生态服务功能和人类足迹的自然保护区分类
引用本文:黄木娇,杨立,唐小平,李学武,栾晓峰.基于生态服务功能和人类足迹的自然保护区分类[J].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8(1).
作者姓名:黄木娇  杨立  唐小平  李学武  栾晓峰
作者单位:北京林业大学自然保护区学院;国家林业局调查规划设计院;
摘    要:在对我国自然保护区生态服务功能和人类足迹进行量化分析的基础上,结合现有分类体系,对744个自然保护区进行类型划分研究.结果显示:不同地区、级别、类型和规模的自然保护区在生物多样性保护重要性与人类足迹方面差异极显著(P<0.01),反映对自然保护区实行不同管理方式的必要性.自然保护区发挥较为重要的水源涵养和防风固沙的作用,同时也体现一定的洪水调蓄和土壤保持功能.人类足迹呈现东部沿海地区高、西部地区低的特点.自然保护区的级别和规模与人类足迹呈负相关关系(P<0.01).类型划分结果为:生物多样性保护类153个、生态安全管理类79个、物种和栖息地管理类168个、自然景观类242个、自然遗迹类24个、资源管理类自然保护区78个.该方法明确了各类型的管理目标,能为我国自然保护区有效管理提供科学参考.

关 键 词:自然保护区  分类  生态服务功能  人类足迹

Classification of nature reserves based on ecological service function and human footprint
Abstract:
Keywords: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