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不同基因型沙梨带芽茎段无菌培养体系建立研究
引用本文:涂俊凡,秦仲麒,李先明,伍涛,杨夫臣,朱红艳,刘政,杨立.不同基因型沙梨带芽茎段无菌培养体系建立研究[J].中国南方果树,2018(Z1).
作者姓名:涂俊凡  秦仲麒  李先明  伍涛  杨夫臣  朱红艳  刘政  杨立
作者单位:湖北省农业科学院果树茶叶研究所
摘    要:为探讨不同基因型沙梨Pyrus pyrifolia外植体无菌培养体系建立方法,以沙梨品种"金水1号""金水2号""鄂梨1号""鄂梨2号""圆黄""翠冠"的当年生带芽茎段为外植体,以MS为基本培养基进行离体培养,就外植体消毒时间、植物生长调节剂组合、茎段切割方式、控制褐变方法、外植体采集时间等因素对培养效果的影响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沙梨带芽茎段以75%酒精处理30s,0.1%HgCl2处理7min消毒效果最好,茎段消毒后接种在含6-BA 1.0~2.0mg/L、IBA 0.1~0.2mg/L的MS培养基上,接种后10d芽开始萌动,接种后20d嫩茎开始生长,萌芽率22.22%~37.78%。当年生枝切割成4~5cm带部分叶柄的带芽茎段消毒处理后分割成1.5cm单芽茎段接种,萌芽率高,萌芽时间短,获得的无菌芽苗生长健壮。培养基中添加0.25mg/L维生素C的带芽茎段褐化率较对照低4.44个百分点,萌芽率较对照高3.02个百分点。4月中旬到5月中旬为采集带芽茎段的最佳时间,褐变率低,污染率较低,萌芽率达31.48%和30.77%。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