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家蚕蚁蚕体色限性系统的应用方法研究
引用本文:陈萍,李田,闫登峰,鲁成,蒋贵兵,张亮,肖俊杰,代方银,陈曦.家蚕蚁蚕体色限性系统的应用方法研究[J].蚕业科学,2016,42(4).
作者姓名:陈萍  李田  闫登峰  鲁成  蒋贵兵  张亮  肖俊杰  代方银  陈曦
作者单位:西南大学生物技术学院,重庆,400716;西南大学,家蚕基因组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重庆400716;重庆市蚕业管理总站,重庆,400020
基金项目: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专项;国家茧丝绸发展专项;重庆市十百千万优质蚕茧工程公共项目;重庆市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
摘    要:控制雄性孵化、提高蚁蚕群体中的雌性比率,可以降低蚕种生产的直接成本。家蚕限性蚁色系统雌为黑蚁,雄为赤蚁,且雄性赤蚁具有胚胎期温敏致死性。基于限性赤蚁性状与催青温敏致死性的关系,建立适用于降低实用家蚕品种繁育成本的限性赤蚁系统应用方法:将限性蚁色系统中控制蚁蚕体色的Z~(sch)和W~(+sch)基因通过杂交、回交、系统选择分别转移到常规家蚕品种,即普通黑蚁系统,然后再将二者融合形成新的限性蚁色系统;新的限性蚁色系统胚胎发育至己_2~己_(3+)期的蚕卵在28~34℃、RH 50%~60%的环境中保护24~60 h,可获得雌雄比例为2∶1~1∶0的蚁蚕群体;在建立新限性蚁色系统过程中同步选择提高其综合经济实用性状,并实施降低高温催青对蚕体伤害的技术措施。采用上述方法获得的经济性状达到实用水平的限性蚁色家蚕品种,可通过调节催青温度和湿度等条件,达到提高雌性比率的目的。

关 键 词:限性蚁色系统  基因转移  杂交  催青条件  蚕种生产
本文献已被 CNKI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