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北方一作区晚熟品种马铃薯同化特性研究
引用本文:赵冀,聂碧华,方爱国,籍立杰,张瑞玖,李双东,王莉红,马恢.北方一作区晚熟品种马铃薯同化特性研究[J].中国农学通报,2023(15):30-38.
作者姓名:赵冀  聂碧华  方爱国  籍立杰  张瑞玖  李双东  王莉红  马恢
作者单位:1. 河北省张家口市农业科学院;2. 农业农村部马铃薯生物学与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华中农业大学
摘    要:为明确北方晚熟马铃薯品种的同化特性和产量形成机制,为高产马铃薯品种选育和推广提供理论依据。采用大田种植方法,以中早熟品种‘华渝5号’为对照,测定了6个典型晚熟品种马铃薯的光合指标和生物量积累指标,分析其同化特性、植株发育以及产量形成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晚熟品种马铃薯的地上部营养结构在出苗后50 d的盛花期完成70%以上的干物质积累和80%以上的鲜重积累,晚熟品种马铃薯的最终产量与苗期净光合速率、盛花期净光合速率以及盛花期地上鲜重均显著相关。表明晚熟品种马铃薯苗期的同化效率会影响其最终地上部营养结构的总体量,进而对最终产量造成影响。因此高产品种需要在苗期具备较高的同化活性,并且在花期之前尽快建立繁茂的营养结构,才能获得高产。

关 键 词:马铃薯  同化特性  产量形成  光合特性  生物量积累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