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四种臭椿不同叶位叶片色素组成及分布变化
引用本文:郑聪慧,徐振华,王玉忠,张蔓蔓,杜克久,李向军,刘春鹏.四种臭椿不同叶位叶片色素组成及分布变化[J].中国农学通报,2023(32):56-65.
作者姓名:郑聪慧  徐振华  王玉忠  张蔓蔓  杜克久  李向军  刘春鹏
作者单位:1. 河北省林业和草原科学研究院,河北省林木良种技术创新中心;2. 河北农业大学林学院
基金项目:石家庄市科学技术研究与发展计划项目“红果臭椿种质资源收集及繁育技术研究”(201520322A);;石家庄市科技计划项目“彩化臭椿成色机理及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231520132A);
摘    要:为揭示臭椿不同叶位叶色变化生理机制,以期为臭椿的育种和推广提供依据。以4种臭椿(‘朝阳椿’、‘千红椿’、‘普通臭椿’、‘聊红椿’)的1年生无性系苗木为材料,对5个存在明显叶色转换的叶位的叶片色素含量、叶色参数、以及叶片表皮和横切面的结构和颜色进行观测。结果表明:各品种随着叶位的下降,总叶绿素(Chl)含量和类胡萝卜素(Car)含量均显著增加(P<0.05),花青素(Ant)含量、Car:Chl和Ant:Chl均显著减少(P<0.05),叶绿素a与叶绿素b的含量比值(Chla:Chlb)呈增加趋势。同一叶位Chl、Car含量以‘普通臭椿’和‘千红椿’较高、Ant含量以‘千红椿’最高、Ant:Chl以‘朝阳椿’和‘千红椿’较高、Car:Chl和Chla:Chlb均以‘朝阳椿’最高。各品种叶肉厚度(LM)和栅栏组织厚度(PT)均随叶位下降而增加(P<0.05),各叶位LM和PT多以‘朝阳椿’和‘聊红椿’较大。各叶位亮度L*值、黄蓝属性色相b*值、彩度C*值多以‘朝阳椿’最大(叶位4时最大),叶位1~4的红绿属性色相a*值均以‘朝阳椿’和‘千红椿’较大(叶位1时最大)。叶片腺...

关 键 词:臭椿  叶位  色素含量  色素分布  花青素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