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不同地域及不同养殖模式刺参营养品质的分析比较
引用本文:王鹤,姜作真,高雁,胡丽萍,张金浩,江声海.不同地域及不同养殖模式刺参营养品质的分析比较[J].水产科技情报,2017,44(3):123-127.
作者姓名:王鹤  姜作真  高雁  胡丽萍  张金浩  江声海
作者单位:1. 烟台市水产研究所,山东烟台,264003;2. 山东海波海洋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山东烟台,264003
基金项目:山东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刺参产业创新团队(SDAIT-22-13)
摘    要:为了对不同地域、不同养殖模式刺参产品的营养品质进行评价,选取不同地域(烟台、福州)、不同养殖模式(围堰、底播)的刺参,对其一般营养成分、氨基酸组成进行测定比较。结果显示:从不同地域来看,以干质量算,烟台组刺参的粗蛋白含量(43.17±0.22)%和多糖含量(10.72±0.12)%显著高于福州组的(39.05±0.20)%和(8.46±0.68)%(P0.05);两组刺参在必需氨基酸、鲜味氨基酸、药效氨基酸、氨基酸总量上相差不大,但烟台组必需氨基酸、药效氨基酸占氨基酸总量的比例(0.33,0.35)高于福州组(0.32,0.34),必需氨基酸指数(87.67)高于福州组(81.91),整体营养价值优于福州组。从烟台本地两种不同养殖模式来看,底播组粗蛋白(45.66±0.18)%和多糖含量(12.28±0.18)%显著高于围堰组(P0.05);鲜味氨基酸、药效氨基酸、氨基酸总量绝对值高于围堰组,但围堰组各项占氨基酸总量的比例更高,且围堰组的氨基酸评分(87.67)高于底播组(84.45)。分析结果表明,烟台两组不同养殖模式的刺参氨基酸营养总体均较高,底播组营养更丰富,围堰组各组分比例更合理。

关 键 词:地域  养殖模式  刺参  营养评价
本文献已被 CNKI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水产科技情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水产科技情报》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