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玉米百粒重及单株产量遗传改良效果
引用本文:马文宇,杨巍,任雪娇,王英百,姜良宇,杨伟光.玉米百粒重及单株产量遗传改良效果[J].吉林农业大学学报,2023(5):523-530.
作者姓名:马文宇  杨巍  任雪娇  王英百  姜良宇  杨伟光
作者单位:1. 吉林农业大学农学院;2. 吉林省种子管理总站;3. 吉林农业大学作物学博士后流动站
基金项目:吉林省科技发展计划项目(20200402018NC,20210202005NC);
摘    要:以Non-Reid群骨干自交系PH4CV、PHB1M为基础材料,采用DH育种技术等方法,经2轮遗传改良分别育成4个改良系(J9D207、J1886、J1518、J1608)。以4个改良系及2个基础系为父本,5个Reid群骨干自交系为母本,组配30个杂交组合。首先,利用SSR分子标记技术,对改良系的遗传多样性进行分析;其次,通过NC Ⅱ设计方法,对改良系的遗传增益、杂种优势及配合力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基础系与改良系之间存在遗传差异性;遗传增益分析表明,第2轮改良系J1518在百粒重和单株产量上的遗传增益高于基础系12.06%和15.70%,高于第1轮改良系6.00%和7.35%;杂种优势分析表明,百粒重最高的组合为J1598×J1518;单株产量最高的组合为J1595×J1518。配合力分析表明,第2轮改良系的J1518均有较高的配合力。可见第2轮改良系J1518改良效果最好。

关 键 词:玉米  百粒重  单株产量  配合力  杂种优势  SSR分子标记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