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喀斯特次生林优势种群结构及数量动态
引用本文:韦红艳,徐铭,柴宗政,孙彩丽.喀斯特次生林优势种群结构及数量动态[J].东北林业大学学报,2023(7):80-85.
作者姓名:韦红艳  徐铭  柴宗政  孙彩丽
作者单位:1. 贵州大学;2. 贵州民族大学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967058);
摘    要:从龄级结构、数量动态、时间序列预测等方面,对比分析贵州省喀斯特地区撂荒30余年后天然恢复的次生林中5个优势种群的结构及数量动态特征。结果表明:调查样地的木本植物共计3 251株,其中光皮桦、化香、马尾松、枫香、山杨种群株数占总株数的78.6%,有明显优势,为群落的优势种群。5个优势种群龄级结构相对完整,且各种群个体数量随龄级的增大总体呈先增加后降低的单峰变化趋势。但由于各优势种群Ⅰ~Ⅱ龄级的个体数偏少且波动较大,总体表现为幼苗更新不足,种群稳定性较差。5个优势种群数量动态均呈增长型,增长潜力由大到小依次为马尾松、化香、山杨、光皮桦、枫香。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时,马尾松种群受干扰概率最大,光皮桦最小。5个优势种群在未来龄级均出现种群个体数量优势减弱的现象,经过6个龄级后,各种群结构逐渐呈稳定增长的态势。5个优势种群结构及数量动态具有明显差异,但总体均呈现稳定增长的态势。Ⅰ~Ⅱ龄级的个体数偏少是影响种群稳定发展的主要原因,建议采取封育保护结合人工抚育的措施,以提升林分质量及更新数量,实现次生林群落的稳定可持续发展。

关 键 词:喀斯特  次生林  优势种群  数量动态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