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菲律宾蛤仔中国莱州群体与朝鲜新义州群体杂交子代早期生长发育
摘    要:为选育出适合北方海域环境、具有优良经济性状的菲律宾蛤仔Ruditapes philippinarum良种,以菲律宾蛤仔(以下简称蛤仔)中国莱州群体(C)与朝鲜新义州(K)群体为亲本,采用双列杂交方法建立2个自繁群体CC(C♀×C♂)和KK(K♀×K♂)、1个正交群体CK(C♀×K♂)和1个反交群体KC(K♀×C♂)。结果表明:CC组受精率最高,为(96.23±1.67)%,CK组受精率最低,为(88.80±1.84)%;CC组孵化率最高,为(86.80±0.78)%,KC组孵化率最低,为(72.05±0.82)%;在幼虫期,生长和存活总体表现为杂种劣势,壳长和壳高在15日龄时由大至小依次为CCCKKKKC,15日龄时CK组存活率为(33.00±3.51)%,KC组存活率为(13.40±4.45)%;在稚贝期,生长和存活表现出杂种优势,壳长90日龄和壳高120日龄生长的杂交优势分别达到最大,分别为16.91%和12.53%,120日龄时KC组存活率最高,为(79.82±1.02)%,KK组存活率最低,为(65.51±1.58)%;在45、90和120日龄,C群体父母本的壳长、壳高都具有正向的一般配合力(GCA),说明中国莱州群体可作为优良亲本与其他群体组配;KC组的特殊配合力(SCA)在90和120日龄后逐渐大于CK组。研究表明,以中国莱州群体为父本与朝鲜新义州群体为母本杂交效果较好。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