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中日沿海部分鱼类DNA条形码研究
引用本文:罗纯,章群,黄志基,张玉宁.中日沿海部分鱼类DNA条形码研究[J].海洋渔业,2021,43(1):1.
作者姓名:罗纯  章群  黄志基  张玉宁
作者单位:;1.暨南大学生态学系
摘    要:为明确日本及中国沿海部分鱼类的分类地位,测定了日本7目24科34属37种鱼类184条线粒体COI基因5′端652 bp序列,结合GenBank下载的日本和中国143条同源序列,共分析了7目24科35属40种327条鱼类DNA条形码。结果显示,40种鱼类的属内种间平均遗传距离(6.25%)是种内平均遗传距离(0.42%)的14.88倍,在邻接树上形成36个自展支持率为97%~99%的单系分支,支持其物种有效性。花鲈(Lateolabrax spp.)种内平均遗传距离为3.91%,在邻接树上形成了产自中国和日本的2个分支,分支间平均遗传距离(6.98%)是分支内平均遗传距离(0.49%)的14.2倍,支持前人将二者分为日本花鲈(L.japonicus)和中国花鲈(L.maculatus)的分类处理。白姑鱼(Pennahia argentata)种内遗传距离为2.01%,在邻接树上形成2个自展数据支持率为99%的分支,分支间平均遗传距离(3.28%)是分支内遗传距离(0.29%)的11.3倍,表明日本和中国的白姑鱼可能为2个亚种乃至2个种。赫氏高眼鲽(Cleisthenes herzensteini)和松木高眼鲽(C.pinetorum)混杂在一支上,种间平均遗传距离(0.32%)和种内平均遗传距离(0.23%)均在一般物种的种内遗传范围内,推测可能是鉴定错误,但不排除存在谱系拣选尚未完成的可能性。瓦氏■(Callionymus valenciennei)和饰鳍斜棘■(Repomucenus ornatipinnis)在邻接树上形成2个小分支,分支间平均遗传距离(1.97%)是分支内遗传距离(0.43%)的4.6倍,种间平均遗传距离为1.97%,推测可能为近期分化的2个亚种乃至2个种;由于■科鱼类个体细小,雌雄异形,形态差异显著,也不排除形态鉴定错误的可能。

关 键 词:DNA条形码  COI基因  中日沿海鱼类

DNA barcoding of some common coastal fishes from Japan and China
Abstract:
Keywords: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海洋渔业》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海洋渔业》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