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BMP15基因作为影响蒙古羊双羔性状候选基因的研究
引用本文:杨燕燕,邵凯,达来,曹贵方,苏和,田瑛,杭乃诚,乌达巴拉,青格勒.BMP15基因作为影响蒙古羊双羔性状候选基因的研究[J].中国草食动物,2010(Z1).
作者姓名:杨燕燕  邵凯  达来  曹贵方  苏和  田瑛  杭乃诚  乌达巴拉  青格勒
作者单位:1. 内蒙古农牧业科学院畜牧研究所,呼和浩特,010030;内蒙古农业大学动物科学与医学学院,呼和浩特,010010
2. 内蒙古农牧业科学院畜牧研究所,呼和浩特,010030
3. 内蒙古农业大学动物科学与医学学院,呼和浩特,010010
摘    要:选择影响Invedal和Hanna绵羊多胎性状的BMP15基因作为多胎候选基因,旨在探索该候选基因与蒙古羊双羔群体繁殖性状之间的关系,为开展蒙古羊高繁殖力的遗传学基础研究提供科学依据.实验以蒙古羊单羔群体(18只)、多胎类型小尾寒羊(30只)为对照组对蒙古羊双羔群体(50只)进行了BMP15基因的遗传多态性分析,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Restriction Fragment Polymor phisms,RFLPs)分子标记技术对BMP15的FecX1位点突变进行多态性分析;采用单核苷酸多态性标记PCR-SSCP技术对BMP15的B1位点进行多态性分析.结果表明:①蒙古羊双羔群体、蒙古羊单羔群体以及多胎类型小尾寒羊群体中均不存在该位点的突变.即BMP15的FeeX1位点不是影响蒙古羊和小尾寒羊多胎性状的主效基因;②在3种群体中存在相应的B1突变28-30 bp(CTT缺失),并发现了3种基因型,蒙古羊双羔群体3种基因型频率分别是0.020(++)、0.940(B+)和0.040(BB);蒙古羊单羔群体只检测到了两种基因型,基因型频率分别是0.722(++)和0.278(BB);小尾寒羊群体中3种基因型频率分别是0.300(++)、0.667(B+)和0.033(BB)).B+基因型蒙古羊平均产羔数比++基因型多0.83只,差异极显著(P<0.01),推断BMP15的B1突变有可能是控制蒙古羊多胎性能的主效基因;小尾寒羊群体中3种基因型母羊平均产羔数差异不显著(P>0.05).经X2适合性检验表明,蒙古羊双羔群体该位点极显著偏离Hardy-Weinberg平衡状态(P<0.01);蒙古羊单羔群体及小尾寒羊该位点处于HardyWeinberg平衡(P>0.05).

关 键 词:  多胎  BMP15基因
本文献已被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