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沙棘亚种间杂交子代优良单株种子活性物质的比较
引用本文:段爱国,张建国,罗红梅.沙棘亚种间杂交子代优良单株种子活性物质的比较[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40(7):91-98.
作者姓名:段爱国  张建国  罗红梅
作者单位: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林业研究所/国家林业局林木培育重点实验室;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林业研究所/国家林业局林木培育重点实验室;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沙漠林业实验中心
基金项目: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研究所重点项目(ZD200904);科技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2009GB24320470)
摘    要:【目的】分析沙棘不同优良杂种种子中主要生物活性物质的含量及其变化规律,为医疗和保健专用优良沙棘杂种的选育提供基础依据。【方法】基于生长与结实性状,从蒙古沙棘与中国沙棘杂交子代中选育出43个杂种优良单株,对其种子中VE、黄酮、脂肪酸等重要生物活性物质含量进行比较。【结果】沙棘杂交子代优株种子中的VE、黄酮、粗脂肪、棕榈酸、硬脂酸、油酸、亚油酸和亚麻酸含量均具有较大幅度的变化,分别变化于2.94~16.42 mg/hg、82.37~381.48 mg/hg、4.03~9.59 g/hg、3.15%~39.28%、0.43%~14.72%、3.16~24.43%、4.57%~73.32%、2.53%~44.66%;沙棘杂种种子的黄酮组分主要以槲皮素和山奈酚为主,异鼠李素的含量较少,3个组分的含量均随总黄酮含量的增加而明显增大;不饱和脂肪酸油酸、亚油酸和亚麻酸含量均随着饱和脂肪酸棕榈酸含量的上升而不同程度的下降,而油酸、亚油酸和亚麻酸3个不饱和脂肪酸含量之间呈明显的正相关关系。【结论】沙棘杂种子代中,部分单株种子的VE、黄酮或脂肪酸含量高于母本或双亲,超亲现象明显;筛选出了种子中油酸、亚油酸和亚麻酸含量均在80%以上8个杂种单株,其属于高不饱和脂肪酸杂种。

关 键 词:中国沙棘  蒙古沙棘  杂交  生态经济型  种子活性物质
收稿时间:2011/12/22 0:00:00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