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部门合作型海外耕地投资模式分析
引用本文:韩璟,李岩,卢新海.部门合作型海外耕地投资模式分析[J].农业现代化研究,2017,38(2):241-249.
作者姓名:韩璟  李岩  卢新海
作者单位:华中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华中科技大学国土资源与不动产研究中心,华中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501589,41371522);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第57批面上项目(2015M572158);英国皇家学会国际合作项目(IE151186)
摘    要:在当前全球海外耕地投资活动加剧的时代背景下,系统梳理和总结当前海外耕地投资模式,将会有力化解中国企业的海外耕地投资风险和显著提升中国企业的投资成效。基于部门合作视角,利用当前典型海外耕地投资案例资料,采用文献分析法和案例分析法,探讨海外耕地投资模式。结果表明,当前主要有"公对公"、"公对私"和"私对私"三种典型的部门合作型海外耕地投资模式。其中,"公对公"模式的合作双方主要来自政府部门,投资可得到官方支持,项目成效突出,且推广效应明显;投资主导型"公对私"模式是具有官方背景的投资者与来自私人部门的被投资企业间的合作,一般前者资金实力雄厚,且对项目安全性要求较高;引资主导型"公对私"模式是被投资国政府部门与来自私人部门的投资企业之间的合作,并且前者对后者投资实力的筛选较为严格;"私对私"模式是一种在被投资国法律制度框架下的私人部门投资企业间合作,政府一般不参与其中,只负责提供相关管理和服务。研究表明,部门合作型海外耕地投资模式已演化出差异明显的表现形式、操作流程、投资特征和适用特点,中国政府应当在国家层面上重视对海外耕地投资的"公对公"模式和投资主导型"公对私"模式的推广和应用,中国投资企业应重视对国际上海外耕地投资的"私对私"模式和引资主导型"公对私"模式经验教训的总结与提炼。因此,在中国农业"走出去"战略和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政策引导下,选择恰当的海外耕地投资模式,不仅是提升中国企业投资效益的需要,也是深入贯彻国家农业"走出去"战略和中国深入参与全球耕地资源再分配的应有之意。

关 键 词:海外耕地投资  投资模式  部门合作  农业合作  粮食安全
收稿时间:2016/10/24 0:00:00
修稿时间:2016/12/19 0:00:00

Analysis on the sector collaboration type of overseas farmland investment
HAN Jing,Li Yan and LU Xin-hai.Analysis on the sector collaboration type of overseas farmland investment[J].Research of Agricultural Modernization,2017,38(2):241-249.
Authors:HAN Jing  Li Yan and LU Xin-hai
Institution:College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Central China Normal University,Wuhan,Research Center for Land Resource and Real Estate,Huazh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Wuhan,College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Central China Normal University,Wuhan
Abstract:
Keywords:overseas farmland investment  investment mode  sector collaboration  agricultural cooperation  food security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农业现代化研究》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农业现代化研究》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