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基于 SRAP 分子标记分析果桑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
引用本文:孙秀秀,林夏,王景飞,翁春雨,张永豪,陈宣.基于 SRAP 分子标记分析果桑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J].现代农业科技,2023(15).
作者姓名:孙秀秀  林夏  王景飞  翁春雨  张永豪  陈宣
作者单位:海南省农业科学院热带园艺研究所,海南省农业科学院热带园艺研究所,海南省农业科学院热带园艺研究所,海南省农业科学院热带园艺研究所,海南省农业科学院热带园艺研究所,海南省农业科学院热带园艺研究所
基金项目:本研究由海南省省属科研院所技术创新专项-技术创新科研(jscx202011),农业基础性长期性科技工作观测监测专项(NAES078GR09),海南省农业科学院院本级科研项目(HAAS2022PT0206)资助
摘    要:选取适宜海南地区生长的34份果桑资源,通过可靠的SRAP分子标记技术,进行果桑种质的遗传多样性分析研究,探索果桑种质之间的亲缘关系。结果表明:从100对SRAP引物组合中筛选获得16对扩增多态性高的引物组合,共扩增清晰的条带108条,其中多态性条带93条,平均多态性比率为86.11%,平均每对引物组合扩增6.75条。针对遗传多样性指数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观测等位基因数(Na)为1.8704,有效等位基因数(Ne)为 1.5200,Nei''s 基因多样性指数(H)为 0.3022,Shannon''s 信息指数(I)为 0.4510。统计遗传相似系数为0.491~0.954,表明34份果桑种质之间遗传多样性比较高。根据UPGMA 聚类分析图,在遗传相似系数为0.32处,供试34份果桑种质可归属为五大类群,其中第Ⅰ类群27 份,占 79.41%,包括大部分果桑供试材料;第Ⅱ类群3 份种质,占8.82%,分别为嘉陵30号、云桑2号、本地桑HNQZ01;第Ⅲ类群和第Ⅳ类群各1份种质,分别为红宝石和长果桑,分别占 2.94%;第Ⅴ类群包括 2份种质,分别为香金葚、长相思,占5.88%。研究结果将为果桑种质资源的鉴定、评价及优良品种选育提供科学依据。

关 键 词:果桑  SRAP标记  种质  遗传多样性
收稿时间:2022/11/25 0:00:00
修稿时间:2022/11/25 0:00:00

Genetic Diversity Analysis of Fruit Mulberry Germplasm Resources Based on SRAP Molecular Markers
Authors:CHEN Xuan
Institution:Institute of Tropical Horticulture,Hainan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Abstract:
Keywords:Fruit Mulberry  SRAP Molecular Markers  Germplasm Resources  Genetic Diversity
点击此处可从《现代农业科技》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现代农业科技》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