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核心育种场的生物安全管理策略
引用本文:张伟超,钱平,赵云翔.核心育种场的生物安全管理策略[J].猪业科学,2022,39(11):53-57.
作者姓名:张伟超  钱平  赵云翔
作者单位:广西扬翔股份有限公司, 广西 贵港 537100,广西扬翔股份有限公司, 广西 贵港 537100;华中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 湖北 武汉 430070,广西扬翔股份有限公司, 广西 贵港 537100;佛山科学技术学院, 广东佛山 528225
基金项目:财政部和农业农村部: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资助;广西科技基地和人才专项(桂科AD19245075)
摘    要:种业是农业的“芯片”,保障种业安全是稳定农业的“基本盘”。种猪养殖行业是生猪养殖行业实现快速发展的根本保障,优秀的种猪基因也将进一步提高商品猪的生产效益。但我国种猪业市场集中度较低,企业竞争分散,每年都需要引进国外优质种猪资源来维持国内种猪繁育数量,加上现有技术难以支持种猪企业直接通过进口种猪培育出与欧美种源相近的种猪,使得当前我国种猪育种仍处于“引种—维持—退化—再引种”的不良循环,整个产业发展面临较多困难。2018年8月,非洲猪瘟病毒侵入我国,使我国养猪业陷入了“内忧外患”的局面。2018—2019年全国商品生猪存栏和出栏量锐减,种猪养殖也受到了沉重打击。2020年,在满产保供给和非洲猪瘟的双重压力下,优质种猪在市场上供不应求,高价购入的种猪还未投产又被非洲猪瘟侵袭,不少养猪企业甚至一度使用外三元猪回交做母本。这种现象无疑不在提醒我们,提高养猪业的核心竞争力,不仅需要育种能力,还需要有良好的生物安全能力。

收稿时间:2022/10/14 0:00:00
点击此处可从《猪业科学》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猪业科学》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