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种植密度对大庆地区早熟玉米杂交种主要农艺性状和品质性状的影响
引用本文:张哲,董娅佩,杨柳,师臣,赵践韬.种植密度对大庆地区早熟玉米杂交种主要农艺性状和品质性状的影响[J].黑龙江农业科学,2019(6).
作者姓名:张哲  董娅佩  杨柳  师臣  赵践韬
作者单位: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 乡村振兴科技研究所,黑龙江 哈尔滨,150086;中海石油宁波大榭石化有限公司,浙江 宁波,315000;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 大庆分院,黑龙江 大庆,163316
摘    要:为促进大庆地区玉米高效栽培,本试验采用二因素裂区试验,选用克单14、克玉15、庆1337和庆1448四个玉米早熟杂交种,设置5.0万、7.5万、10.0万、12.5万和15.0万株·hm~(-2)五个种植密度,分析其对主要农艺性状和品质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密度的增大,不同品种的植株株高、穗位高逐渐增加,变化幅度较小;而茎粗随之下降明显。所有品种的淀粉含量受种植密度的变化影响最小,多数品种脂肪和赖氨酸含量的变化受种植密度的影响不大。种植密度对田间空秆率影响很大,随着密度增加,空秆率也逐渐增加。种植密度对边际效应的影响明显,除克单14外,克玉15、庆1337与庆1448随着密度增加,边际效应指数逐渐增大。参试品种最适种植密度在10万~12.5万株·hm~(-2),其中克单14耐密性最好,随着密度的升高,主要农艺性状、品质性状和边际效应指数的变化最小。

关 键 词:种植密度  大庆地区  早熟玉米  农艺性状  品质性状
本文献已被 CNKI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