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沙子岭猪遗传资源的利用
引用本文:杨岸奇,李朝晖,陈斌,刘伟,吴攀峰,张善文.沙子岭猪遗传资源的利用[J].猪业科学,2014(9):128-130.
作者姓名:杨岸奇  李朝晖  陈斌  刘伟  吴攀峰  张善文
作者单位:1. 湖南农业大学动物科学技术学院,湖南 长沙 410128; 湘潭市家畜育种站,湖南 湘潭 411104
2. 湘潭市家畜育种站,湖南 湘潭,411104
3. 湖南农业大学动物科学技术学院,湖南 长沙,410128
基金项目: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专项资金(CARS-36)。
摘    要:<正>沙子岭猪是湖南省具有代表性的地方猪种之一,也是重要的畜禽遗传资源。与其他地方猪种相比,沙子岭猪具有生长速度快、产仔数相对较高等特点,因此在20世纪80年代以前畅销于湖南及周边地区。改革开放后,科学技术飞速发展,促进养猪业飞速发展。沙子岭猪在大量引进"洋猪"和饲料技术不断革新的初期,市场需求量骤降,导致其濒临灭绝1]。随着国家经济水平不断增强,

关 键 词:畜禽遗传资源  沙子岭猪  利用  地方猪种  市场需求量  生长速度  周边地区  改革开放
收稿时间:2014/7/14 0:00:00
本文献已被 CNKI 维普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猪业科学》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猪业科学》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