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不同养殖模式对南美白对虾生长性能及肠道菌群的影响
引用本文:张海耿,吴小茜,姜世豪,宋红桥,张贺,於叶兵,张亚雷.不同养殖模式对南美白对虾生长性能及肠道菌群的影响[J].渔业现代化,2023(3):27-35.
作者姓名:张海耿  吴小茜  姜世豪  宋红桥  张贺  於叶兵  张亚雷
作者单位:1.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渔业机械仪器研究所;2. 同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3. 农业农村部水产养殖设施工程重点实验室;4. 农业农村部渔业装备与工程技术重点实验室;5. 盐城工学院海洋与生物工程学院
摘    要:为研究不同养殖模式对南美白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生长性能及肠道菌群的影响,在设施大棚中构建了中试规模的南美白对虾循环水养殖模式(RAS)和生物絮团养殖模式(BS)2种模式,每种模式为3个平行,每个平行投放南美白对虾苗10万尾,初始放养殖密度为500尾/m3。每隔1 d测定养殖水体的水质指标,待100 d饲养结束后,测定南美白对虾生长指标和肠道菌群。结果显示:RAS和BS组养殖水体中的总氨氮(TAN)、亚硝酸盐氮(NO-2-N)、硝酸盐氮(NO-3-N)、温度、pH和溶氧(DO)等指标无显著差异(P>0.05),但BS组有近20 d的NO-2-N积累,进而影响南美白对虾的生长。BS组的特定生长率、存活率和最终养殖密度显著低于RAS组(P<0.05),饲料系数和肥满度无显著差异(P>0.05)。两种养殖模式下对虾肠道菌群在门水平无显著差异,属水平显著差异(P<0.05),RAS养殖模式中的...

关 键 词:南美白对虾  养殖模式  循环水养殖  生物絮团养殖  生长性能  肠道菌群结构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