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我国棉花主产区变化与地膜残留污染研究
引用本文:丁凡,吕军,刘勤,郭莹,何文清,王林,严昌荣.我国棉花主产区变化与地膜残留污染研究[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2021,40(6):60-67.
作者姓名:丁凡  吕军  刘勤  郭莹  何文清  王林  严昌荣
作者单位:1.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北京 100081;2.沈阳农业大学土地与环境学院,沈阳 110866;;3.石河子农业科学研究院,石河子 832000;;4.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业技术推广总站,乌鲁木齐 830011
基金项目:中国农业科学院创新工程项目;英国自然环境研究理事会项目(NE/V005871/1)
摘    要:地膜覆盖是我国农业应用最为广泛的农艺技术之一,极大地促进了我国棉花产业的发展,推动了我国棉花主产区的变化。笔者采用实地调研和文献统计数据,对我国主要棉区地膜应用和残留污染特点进行大范围采样,获取第一手数据;同时,对过去几十年中与棉花地膜覆盖技术应用数据进行整理归纳,总结了我国棉花生产格局的变化特点,分析了地膜覆盖技术对我国棉花产业的影响,探讨了主要棉区农田土壤地膜残留污染特点和趋势。结果显示,我国棉花的主产区从过去的黄河和长江流域迁移到现在的西北内陆地区(主要是新疆),其种植面积占全国的70%。新疆等西北内陆地区自1986年开始规模化应用地膜覆盖技术后,棉花单产(皮棉)快速上升,现在已经超过2 000 kg/hm~2,大幅度超过长江和黄河流域的棉花单产。同时,新疆棉区地膜覆盖应用所带来的残留污染已成为该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新疆连续10 a和20 a覆膜的棉田土壤中残膜量分别为259.70±36.78 kg/hm~2和307.90±35.84 kg/hm~2。因此,地膜覆盖是我国棉花生产格局变化的主要驱动力之一,对保持我国棉花生产的稳定至关重要,但同时棉田地膜残留污染非常严重,必须尽快研究棉田地膜残留污染的应对策略,实现地膜残留污染的有效防控。

关 键 词:棉花    地膜覆盖    种植区域    地膜残留污染    防控措施
收稿时间:2021/7/10 0:00:00

Migration of cotton planting regions and residual pollution of mulch film in China
Abstract:
Keywords:cotton  plastic film mulching  planting region  residual pollution of mulch film  prevention and control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华中农业大学学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华中农业大学学报》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