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添加不同来源生物质炭对暗棕壤腐殖质组成和胡敏酸结构特征的影响
引用本文:尹显宝,窦森,田宇欣,高洪军,董炜华.添加不同来源生物质炭对暗棕壤腐殖质组成和胡敏酸结构特征的影响[J].吉林农业大学学报,2020,42(2):175-182.
作者姓名:尹显宝  窦森  田宇欣  高洪军  董炜华
作者单位:吉林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长春130118;吉林省农业科学院,长春130033;长春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长春130032
基金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摘    要:为了研究暗棕壤添加不同来源的生物质炭对腐殖质组成和胡敏酸结构特征的影响,选用玉米秸秆生物质炭(JG-Bc)、杨木生物质炭(YM-Bc)和毛竹生物质炭(MZ-Bc)进行培养试验,生物质炭(Bc)添加量为10.6 g/kg(相当于24 t/hm~2)。采用腐殖质组成修改法测定胡敏酸(HA)、富里酸(FA)和胡敏素(Hu)的含量;用国际腐殖质协会(IHSS)推荐的方法提取和纯化HA样品,并研究了胡敏酸的元素组成、红外光谱和热力学性质。结果表明:培养90 d后,添加生物质炭处理显著提高了土壤有机碳(SOC)和腐殖质各组分含量。SOC的增加主要体现在Hu上,由ck的8.40 g/kg增加到16.45~18.04 g/kg。可提取腐殖质总量虽然变化不大,但HA比例增加,PQ值由ck的54.71%上升到75.24%~82.50%。添加Bc不仅提高了HA的含量和比例,同时也影响到HA的结构特征,表现为HA的Δlog K、H/C摩尔比、O/C摩尔比降低;碳元素含量和分子缩合度增加,脂族链烃比例增加,促进HA结构趋于复杂化;HA的高温/中温放热和失重比值增加,热稳定性提高。不同处理之间作用大小顺序:毛竹Bc杨木Bc玉米秸秆Bc。该研究可为分析不同来源的生物质炭与腐殖质的关系及增加土壤有机质积累提供理论依据。

关 键 词:暗棕壤  生物质炭  腐殖质组成  胡敏酸  结构特征
本文献已被 CNKI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