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长江刀鲚选育和野生群体遗传多样性的微卫星分析
引用本文:于爱清,施永海,邓平平.长江刀鲚选育和野生群体遗传多样性的微卫星分析[J].水产科技情报,2019,46(3):121-125.
作者姓名:于爱清  施永海  邓平平
作者单位:上海市水产研究所上海市水产技术推广站
基金项目:上海市科技兴农重点攻关项目[沪农科攻字(2016)第6-2-2号];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重点科技攻关项目(17391900300);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重点科技攻关项目(11391901300)。
摘    要:利用微卫星标记技术,对长江刀鲚野生群体(YS)与3个连续选育世代群体(F_1、F_2、F_3)间的遗传多样性进行了分析。12对多态性微卫星引物总共检测到等位基因82个,平均每对引物获得等位基因6. 83个。4个群体的平均有效等位基因数(Ne)、平均观测杂合度(Ho)、平均期望杂合度(He)以及平均多态信息含量(PIC)分别为3. 47~4. 10、0. 400 0~0. 516 7、0. 684 4~0. 738 1和0. 646 4~0. 701 2。F_1、F_2、F_3之间的遗传分化微弱(FST0. 05),并与YS具有中等程度的遗传分化(0. 05 F_(ST)0. 15)。分子方差分析(AMOVA)结果显示,大部分的遗传变异来源于个体间(93. 66%),仅有6. 34%的遗传变异来源于群体间。F_1、F_2、F_3的遗传变异水平低于YS,且呈现出伴随着选育世代的进行而降低的趋势,表明选育群体随着人工选育的进行而日趋纯化,但仍然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和进一步选育的潜力。

关 键 词:刀鲚  选育群体  野生群体  遗传多样性  微卫星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水产科技情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水产科技情报》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