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不同造林模式对退化花岗岩山地土壤理化性质及水文效应的影响
引用本文:孙举永,谢经霞,贾国建,刘金龙,董智.不同造林模式对退化花岗岩山地土壤理化性质及水文效应的影响[J].山东林业科技,2020,50(4).
作者姓名:孙举永  谢经霞  贾国建  刘金龙  董智
作者单位:山东省荣成市港湾街道办事处,山东荣成264309;济宁市林业站,山东济宁272000;单县林业局,山东单县274300;山东省林业基金管理站,山东济南250014;山东农业大学林学院,山东泰安271018
摘    要:为研究不同造林模式对鲁中南退化花岗岩山地土壤理化和水文效应的恢复效果,以该区域营造10 a的4种造林模式的人工林为研究对象,运用样方调查与室内实验相结合的方法,以造林前数据(CK)作为对照,对比分析了乳山市夏村镇埠西庄小流域4种造林模式下的土壤理化性质与水文特征。结果表明:(1)4种造林模式下土壤的理化性质相比于造林前均有显著提高;(2)刺槐五角枫混交林的土壤容重最小,孔隙度最大,饱和贮水量最高,土壤有机质、全氮、全磷、全钾与速效氮、磷、钾含量最高,黑松纯林的容重大、孔隙性小、持水性差,土壤有机质与养分含量低;(3)不同造林模式的土壤入渗能力表现为:刺槐五角枫混交林黑松麻栎混交林黑松黄栌混交林黑松纯林 CK。综合考虑4种造林模式对土壤理化性质与水文的改良效果,刺槐五角枫混交模式更适合在研究区栽植。

关 键 词:造林模式  土壤理化性质  水文效应  花岗岩山地
本文献已被 CNKI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