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针茅对羊皮危害及防除针芒针危害的论证研究
引用本文:李青丰,柴亚连,等.针茅对羊皮危害及防除针芒针危害的论证研究[J].内蒙古草业,2000(4):1-10.
作者姓名:李青丰  柴亚连
作者单位:[1]内蒙古农业大学生态环境学院草原科学系,呼和浩特市010018 [2]锡林郭勒盟草原工作站,内蒙古锡林浩特市026000
摘    要:针茅属(Stipa L.)植物是中国北方草原上多种群落的主要建群种。是草原畜牧业所依赖的主要饲用植物之一,但针茅植物在结实后期对牲畜有危害。其果实的针芒可刺入家畜皮中,混入毛中,造成畜产品质量严重下降,本研究从针茅植物的繁衍特性着手,对针茅属植物的为害特性及对其防除的可行性进行了初步的研究。结果表明:(1)针茅芒针的危害是针茅种子基盘刺穿对家畜皮革的危害。欲防止其危害须防止针茅植物结实产生种子。但由于针茅植物主要由种子繁殖来维持种群,任何不利于种子生产的措施必将会对种群稳定及草地生产力产生不利影响。(2)针茅植物强大的结实及种子传播能力使任何小规模的防治措施变的无效。针茅种子的长寿命使任何短时期的防治措施无济于事。由于针茅对当地条件的适应性及顽固性,在保护草场不受危害的情况下,大面积防除针茅危害,在目前的条件下,从草业技术上是行不通的。(3)通过对几种防除针茅危害方案设想的分析,认为:在许多方案中,防除针茅危害所需的花费(或因此而损失的价值)要远远高于将来因防除了针茅而新增的产值,因此,从经济上讲,防除针茅是得不偿失的。(4)针茅植物经环境选择而存留下来的适应性物种,它的生物学特性决定了它能够成为草原上各类草场建群种或优势种的必然性和合理性。防除其芒针危害要影响其有性生殖过程,而影响其有性生殖过程必然会影响针茅植物的繁殖和更新,最终会影响草地植被的稳定,引起(或加速)草原退化。因此,从生态学角度考虑,对针茅芒针危害的防治是具有潜在环境危险的。(5)从目前的条件考虑,仅有保护性地趋避针茅危害的一些措施可以考虑一试。从长远观点看,缺草将是草地畜牧业所面临的最主要问题,对针茅草场应以抚育促进为主,结合草原改良各种措施,逐步缓解针茅危害问题,对各种防除措施应慎重考虑其实用性和经济合理性,综合评价其长期效果。

关 键 词:针茅  有性繁殖  种子  芒针  羊皮  危害  防除
本文献已被 维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