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谷氨酸棒杆菌乳酰谷胱甘肽裂合酶基因克隆、表达及活性分析
引用本文:郝成伟,李贺丹,张献,徐大庆.谷氨酸棒杆菌乳酰谷胱甘肽裂合酶基因克隆、表达及活性分析[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2019,42(2):54-59.
作者姓名:郝成伟  李贺丹  张献  徐大庆
作者单位:河北农业大学 生命科学学院,河北 保定,071000;河北农业大学 生命科学学院,河北 保定,071000;河北农业大学 生命科学学院,河北 保定,071000;河北农业大学 生命科学学院,河北 保定,071000
摘    要:乳酰谷胱甘肽裂合酶是生物体内降解丙酮醛的重要酶之一。食品级微生物谷氨酸棒杆菌ATCC13032基因组上的NCgl0106预测为乳酰谷胱甘肽裂合酶基因,但尚缺乏实验验证。本试验首先通过pCR技术扩增出预测的谷氨酸棒状杆菌ATCC13032乳酰谷胱甘肽裂合酶基因lac,并将之与表达载体pET-28a连接,转化BL21(DE3)感受态细胞,成功获得工程菌E.coli BL21(DE3)/pET-28a-lac。然后,使用IpTG诱导E.coli BL21(DE3)/pET-28a-lac表达重组蛋白Lac。SDS-PAGE试验结果表明:重组Lac蛋白在大肠杆菌进行了可溶性表达,其分子量约为14 kDa。最后对重组Lac蛋白进行了分离纯化、活性检测及酶学特性分析。应用His-tag纯化获得的重组蛋白溶液浓度为604.9μg/mL;活性检测显示重组Lac蛋白能催化丙酮醛和谷胱甘肽生成S-D-乳酰谷胱甘肽,表明谷氨酸棒杆菌lac基因是乳酰谷胱甘肽裂合酶基因;酶学特性分析表明重组乳酰谷胱甘肽裂合酶的最适反应温度为60℃,最适反应pH为7,金属离子K~+和Ca~(2+)对其活性略有增强作用,Ba~(2+)对酶活性几乎没有影响,Zn~(2+)、Mg~(2+)和Fe~(2+)对酶活性有一定的抑制作用,Co~(2+)和Mn~(2+)几乎完全抑制其活性,酶反应米氏常数K_m值为0.223 2 mmol/L,最大反应速率为0.025 mmol/(L·min)。

关 键 词:谷氨酸棒状杆菌  乳酰谷胱甘肽裂合酶  基因表达  酶活分析

Gene cloning,expression and activity analysis of the lactoylglutathione lyase in Corynebacterium glutamicum
Abstract:
Keywords:
本文献已被 CNKI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