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鸭疫巴氏杆菌病
引用本文:丘振芳.鸭疫巴氏杆菌病[J].养禽与禽病防治,1991(6).
作者姓名:丘振芳
作者单位:华南农业大学兽医系
摘    要:鸭疫巴氏杆菌病是危害鸭和其他家禽的一种接触性传染病,是幼鸭的一种急性或慢性败血性疾病。其主要特征是幼鸭眼、鼻分泌物增多,眼眶湿润并形成“眼圈”,排黄绿色稀粪,运动失调和头颈震颤;纤维素性心包炎、纤维素性肝周炎、纤维素性气囊炎、脑膜炎和关节炎。历史和分布此病在国外早有报道。1932年 Hendrickson 和 Hilbert 首次报道在美国纽约州的长岛发生此病,由于是新发现的疾病,故称为“新鸭病”,目前本病已成为世界性的疾病,广泛分布于养鸭业发达的地区。在国内,邝荣禄等1975年于广州地区首次提出本病在我国的存在。郭玉璞等于1980~1981年在北京郊区发现本病,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