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南国梨果实香气形成相关基因PuFS的克隆与表达分析
引用本文:冯立国,巴金磊,韦军,孟祥毅,生利霞.南国梨果实香气形成相关基因PuFS的克隆与表达分析[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2015,20(6):84-91.
作者姓名:冯立国  巴金磊  韦军  孟祥毅  生利霞
作者单位:扬州大学 园艺与植物保护学院, 江苏 扬州 225009;扬州大学 园艺与植物保护学院, 江苏 扬州 225009;河北省承德市农牧局 蔬菜科学研究所, 河北 承德 067000;扬州大学 园艺与植物保护学院, 江苏 扬州 225009;扬州大学 园艺与植物保护学院, 江苏 扬州 225009;扬州大学 园艺与植物保护学院, 江苏 扬州 225009
基金项目:江苏省林业三新工程项目(LYSX(2014)43)
摘    要:为挖掘我国特有的果实香气浓郁的梨资源,弄清其果实芳香成分及含量,并进而研究它们在梨果实中的代谢与调节机制。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技术,分析了我国部分秋子梨品种果实的香气成分,在基础上,以挖掘出的‘南果梨’为试材,采用RACE技术克隆了与其果实特异香气成分生物合成相关的α-法尼烯合成酶基因(PuFS),并采用半定量PCR(RT-PCR)技术分析了该基因在其果实不同发育时期和不同部位的时空表达规律。结果表明:‘荣香’、‘龙香’、‘香水’和‘晚香’的主要香气成分为醛类物质,‘南果’、‘大南果’和‘寒香’梨主要香气成分为酯类物质。在‘南果’梨中还检测出了高含量的α-法尼烯,而在其他品种中α-法尼烯相对含量较低或未检测到,这可能是‘南国’梨具有浓郁香气的主要原因;随着果实的成熟,PuFS基因在‘南果梨’果皮中的表达量呈逐渐下降的趋势,绿熟期表达量最高,商熟期表达量开始降低,完熟期表达量非常弱。而PuFS在3个时期果肉中的表达量均很弱,且差异不明显。总体上,PuFS基因在绿熟期的表达量高于商熟期和完熟期,在果皮中的表达量显著高于果肉。

关 键 词:南国梨  果实香气  α-法尼烯合成酶基因  克隆与表达
收稿时间:2015/5/11 0:00:00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中国农业大学学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中国农业大学学报》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