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基于固碳效应的绿地优化配置研究——以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为例
引用本文:李海燕,高玉慧,罗春雨,曲艺,张弘强,崔玲,曾星雨.基于固碳效应的绿地优化配置研究——以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18,46(1):74-77,104.
作者姓名:李海燕  高玉慧  罗春雨  曲艺  张弘强  崔玲  曾星雨
作者单位:黑龙江省科学院自然与生态研究所湿地与生态保育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黑龙江哈尔滨,150040;黑龙江省科学院自然与生态研究所湿地与生态保育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黑龙江哈尔滨,150040;黑龙江省科学院自然与生态研究所湿地与生态保育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黑龙江哈尔滨,150040;黑龙江省科学院自然与生态研究所湿地与生态保育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黑龙江哈尔滨,150040;黑龙江省科学院自然与生态研究所湿地与生态保育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黑龙江哈尔滨,150040;黑龙江省科学院自然与生态研究所湿地与生态保育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黑龙江哈尔滨,150040;黑龙江省科学院自然与生态研究所湿地与生态保育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黑龙江哈尔滨,150040
基金项目:黑龙江省院所基本应用技术研究专项
摘    要:按照乔-灌-草、乔-灌、乔-草、灌-草、乔木、灌木和草本不同配置结构,对哈尔滨市主城区113块样地固碳效应进行研究,通过植物实际监测,计算了哈尔滨市20种常用绿化植物的固碳效应,并对不同配置结构绿地固碳效应进行比较。结果表明:乔木中糖槭、榆树、银中杨、垂榆,灌木中接骨木、黄刺梅都是固碳能力较强的园林绿化树种,在园林绿化中可优先考虑。不同配置结构的绿地单位面积固碳量从高到低依次为乔-灌-草、乔-灌、乔-草、乔木、灌-草、灌木、草本,其中,乔-灌-草的配置能够充分利用地上、地下空间,最大限度发挥其固碳效应,可以充分发挥单位绿地面积的固碳潜力。

关 键 词:绿地  固碳效应  优化配置  绿化植物
本文献已被 CNKI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